俄中木材工貿合作區助力產業發展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在“一帶一路”倡議中,俄羅斯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從地理位置上看,俄羅斯連接了歐洲與亞洲。同時,俄羅斯的能源與礦產資源豐富,還是全球重要的糧食與木材產地。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8月,中俄進出口總額為1551億美元,同比增長32%。同時,據Roslesinorg報道,2023年1至8月,俄羅斯鋸材總出口量達1400萬立方米。中國是俄羅斯木材的主要出口國,占供應量的近三分之二。預估2023年全年,中俄貿易總額將達到創紀錄的2000億美元。
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貿合作區,位于西伯利亞平原。被列入中俄投資合作73個重點項目清單,是經過商務部、財政部確認考核的“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之一,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134個優先發展項目之一,更是中俄兩國政府批準的《中俄森林資源合作開發與利用總體規劃》框架下,首 個具有實質性推進的**合作開發項目。
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該合作區位于俄托木斯克州,擁有82.46萬公頃森林租賃采伐權,年可采伐總量142.7萬立方米。核心園區位于阿西諾市。合作區距離托木斯克州機場100公里,距離新西伯利亞機場360公里,可直接往返中國北京、烏魯木齊、哈爾濱、三亞等地。目前通過中歐班列可以到達中國大部分市場。此外,林業是托木斯克州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州內木材行業從業人員2萬余人,木材產業基礎雄厚。
基礎設施與加工設備完善
據了解,該園區擁有35套采伐設備和約60輛運輸車輛,及其他林區筑路機械若干;已建有年產20萬立方米的鋸材生產線;年產10萬立方米的旋切單板生產線;年產7000立方米的膠合板生產線和年產20萬立方米的密度板生產線。合作區干燥窯干燥能力可達20萬立方米/年。
鐵路、公路、航空、水運俱全,擁有4條共15公里鐵路專線,自有鐵路專線連接西伯利亞大鐵路,中歐班列火車運抵中國主要口岸、港口、木材集散地;多條高等級公路穿區而過;合作區沿丘雷姆河建設,木材通過河運可直接自采伐區運抵阿西諾園區,極大降低了運輸成本,同時通過海運可抵達各主要港口。
國內企業入駐,降低原料成本
通常來說,成品材的價格比原木價格要高得多,受當地政策影響,俄羅斯逐步限制原木出口。為降低生產成本,保證原料供應,部分國內企業選擇到俄羅斯設廠加工。
據了解,園區每年會自主采伐原木并運輸到園區,通過自身工廠或引進的入駐企業進行加工,生產成密度板、旋切單板、鋸材等產品。再經過中歐班列或園區自有物流發運到下游的中國木材企業進一步加工成為家具、建材等產品。產品除了銷往國內,也會出售至中亞、伊朗、土耳其、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目前,園區主要中方入園合作企業已有8家,為國內提供了豐富、優質、穩定的木材資源。
“中歐班列”助力木材產業發展新模式
近年來,國內原木與成品材價格逐年走高,木材加工成本“水漲船高”,如何降低保證穩定的原料供應并降低成本,成為行業共同面臨的難題。而“中歐班列”的出現,為大家提供了新的靈感。
以福漢木業為代表的國內企業選擇在俄羅斯當地開采或采購木材,烘干并粗加工后,通過中歐班列的物流渠道,進入國內市場,進行深度加工后進行出售。
國外有資源,國內有需求,再通過中歐班列將原料端與生產端對接,促進了木材供應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
未來與挑戰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俄中木材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同時也面臨著很多的困難與阻力。如國際局勢不穩定;市場整體疲軟,需求動力不足;產能過剩,去庫存艱難;生產加工成本上漲;從業人員儲備下降等問題。
在未來,園區將繼續優化招商經營模式,拓展加工產業鏈,依靠“一帶一路”政策與中歐班列,開發國內與國際新市場。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中國與俄羅斯、中亞、東盟等地區國家貿易比例逐年增大,同時,通往歐亞大陸腹地的中歐班列數量十年之間增長了 100 倍,隨之拉動的還有中國中西部地區在國家經濟版圖中的地位。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加深以及木材進口供應鏈的完善,我國現有的木材加工格局有望迎來改變?,F有的產業鏈有望向海外及內陸地區轉移;沿海地區的木材加工產業有望告別以初步加工為主的發展方式,向深加工、綠色加工等更富科技水平與高利潤的發展模式轉變,整體產業有望迎來轉型升級。同時,對消費者而言,國內市場的消費者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俄產木材加工的家具建材等產品。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責編:方芬